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实干为本的清正西湖
c27803d0-8383-42de-a693-36caf5aa6d5e

江西首个破百亿城区区委书记:要让百姓更幸福

【信息时间:2017-11-24 阅读次数: 作者:区委办公室 】


迈入新时代、担当新使命。为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11月21日,由江西日报主办的“赣鄱云直播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党政一把手访谈”活动请来了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区委书记梅茂发,和网友一起聊聊,作为目前全省首个财政收入破百亿的城区,西湖区近几年在棚改、经济发展、民生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绩以及接下来将要实施的惠民措施。

成为全省首个百亿城区 这几年我们蛮拼的

南昌市西湖区是南昌市的中心城区,也是全省首个财政收入过百亿的城区,素有“千年南昌看西湖区”的美誉。梅茂发书记表示,党的十九大的鲜明主题词是“新时代”,西湖区的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区上下的艰苦奋斗,西湖区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发展快。近年来,西湖区经济实力始终保持全省第一方阵。2016年,西湖区区完成财政总收入89.4亿元,全省第二。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区委、区政府确定2017年财政收入过百亿的奋斗目标。截至11月2日,西湖区完成财政总收入100.1亿元,实现财政收入过百亿的历史性突破,成为全省首个财政总收入过百亿的城区,在全省100个县(市、区)中列第二位。与此同时,今年前三季度,西湖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五个第一、三个第二”的好成绩: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6.9亿元,全省第一;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165.7亿元,全省第一;现汇进资1.74亿美元,全省第一;规上服务业收入125.1亿元,全市第一;实际利用内资41.7亿元,完成比全市城区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33元,全省第二;实际利用外资2.5亿美元,完成比全市第二;出口创汇3.91亿美元,完成比全市第二。这些衡量实力的主要经济指标,西湖区都在全省全市位居前列。

质量高。西湖区财政收入不仅总量过百亿,而且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97.3%,全省第二,西湖区的财政收入没有买税、引税、垫税、空转等行为。三是动力足。项目就是西湖区经济重大增长极。全区共有5个省市区三级联动项目、22个列入南昌市重点项目、涉及西湖区的21个省市重大重点项目,开(竣)工率82%。同时,还有57个区级重大项目,总投资728亿元,开竣工率达89.5%。倍受社会广泛期待、拟投资200亿元的“华侨城娱乐园”项目落户在西湖区,这个项目11月23日开工建设,将打造成以文化为核心,以旅游为主导的多元化文化产业集群。

结构优。西湖区是南昌的中心城区,没有空间发展工业、农业,三产是主导产业。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一核两重”的要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抓好商务楼宇总部经济。全区目前有5000㎡以上商务楼宇73栋,总面积230万㎡,税收亿元楼8栋。这73栋商务楼宇今年前三季度,为西湖区提供了49.6%的财政收入,可谓半壁江山在楼宇。与此同时,我们全力打造“梦想小街”电商产业园,入驻阿里巴巴等各类电商企业50余家,努力打造成为全省电商产业的集聚区和全省电商产业的展示区。 评价好。2016年,西湖区是全市产业发展强起来四个先进县(区)之一,也是城市建设管理强起来三个先进县(区)之一。今年5月25日,西湖区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14个开放型经济综合先进县(区)之一、南昌市唯一;10月9日,人民日报刊发“全国县市区百强榜”,西湖区被评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10月13日,西湖区被省委、省政府评为2016年度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先进县区。

彻底消灭棚户区 让百姓住上安居房

西湖区近年来办成的大事有很多,那哪项工作是梅茂发书记印象最深的呢?

梅茂发几乎不假思索地给出了答案——“棚户区改造”。西湖区人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旧改棚改房屋拆迁。拆迁,被基层干部称为“天下第一难事”。西湖区把旧改棚改房屋征迁作为第一民生、第一责任、第一品牌,举全区之力强力推进旧城复兴、城市更新。

西湖区是全市旧改棚改任务最重的城区。据2009年统计,全市旧城改造总任务650万㎡,西湖区319.2万㎡,占全市49.1%;全市棚户区面积217.9万㎡,西湖区130.9万㎡,占全市60.1%;全市5亩地以上棚户区地块68块,西湖区44块,占全市64.7%。二是拆迁体量大。在2011-2015年的“十二五”期间,西湖区完成房屋征迁面积292万㎡,完成征收户数25407户,分别是“十一五”期间的6.6倍和8.3倍。在“十二五”期间,西湖区区完成城镇房征迁面积、征迁户数均列全市第一。去年是区镇换届年,西湖区区完成征迁面积28.52万㎡、3357户,在全市旧改棚改房屋征迁综合考评中,西湖区名列第一。今年上半年,西湖区启动第一轮棚(旧)改四个项目的房屋征收,完成征迁面积47.11万㎡,占全市六个城区总量77.4%。特别是朝阳水系拆迁,得到了全市上下的高度肯定。11月11日,我区启动了今年第二轮棚(旧)改四个项目的房屋预征收,涉及被征迁户数2196户、面积14.78万㎡,到昨晚22:00,已签约交房1206户,占54.92%。对于西湖区的棚改房屋征迁工作,今年下半年,省委姚增科副书记、省政府郑为文副省长、市委殷美根书记、市政府郭安市长等多位省市领导作出重要批示,高度肯定西湖区的棚改工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棚户区改造,对西湖区而言,既是最大民生工程,也是最大发展工程。明年,西湖区将强力推进剩下的3个成片棚改房屋征迁工作,在“十三五”时期彻底消灭棚户区,确保不让一户棚户区困难群众在全面小康道路上掉队。

西湖区要成为南昌窗口

梅茂发指出,西湖区作为南昌市的中心城区,既是南昌的窗口和脸面,也是城市管理的主战场。今年,西湖区投入7.3亿元,强力推进“美丽南昌·幸福家园”环境综合整治,可以说,西湖区旧城一年来有了明显变化。

近年来,西湖区改变“大拆大建、推倒重来”模式,通过“综合改造、提质升级”实现城市更新。2013年打造的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围绕“历史街区、城市记忆”,以5A级旅游景区为标准,将成为南昌历史文化的标志性区域,明年底开街;2014年打造的绳金塔美食街,去年被评为“中国特色商业街”,是江西第三条“国字号”商业街;2015年打造的抚河中路里洲“慢生活”街区,作为全省健康社区,去年9月3日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视察并高度评价,也是去年11月18日第三届中美友城大会暨中美健康城市论坛唯一的社区参观点;2016年打造的兴柴北苑社区,保留“老南柴”工业文明的原汁原貌,成为全市首个开放式“智慧平安小区”,也是去年全国综治“南昌会议”参观点。今年西湖区以绿色生态为主题,强力推进桃苑街区综合改造,努力打造成为全市街区改造的新亮点。 西湖区坚持点线面整体推进,强力推进“八个一、两整治”工程,其中“八个一”:一桥(九洲高架沿线改造)、一河(抚河中路综合改造)、一广场(八一广场南综合改造)、一馆(八一起义纪念馆周边改造)、一局(东南分局周边改造)均已完工,一湖(西湖区孺子亭公园整体改造)、一街(梦想小街外立面改造)、一街区(桃苑街区综合改造)加快推进,以一流的标准,努力打造成为全市的亮点;“两整治”:耶苏堂社区、三角塘社区整治均已竣工,努力打造成为全市环境综合整治的示范点。7月份,新华社等中央主流媒体集中宣传“美丽南昌·幸福家园”工作,西湖区打造的兴柴北苑社区是全市唯一的现场采访点。

要让党的十九大精神在西湖落地生根

梅茂发表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西湖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

10月27日,西湖区召开了全区领导干部会议,迅速传达党的十九大精神;11月3日,举办了区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邀请了十九大代表,省工商局人事处杨莹处长到西湖区进行十九大精神宣讲,全区副科级以上干部近300人参加;11月9日,区委召开常委会专题学习十九大精神;11月24日上午,西湖区将邀请市委宣讲团成员、市委政研室主任熊中高到西湖区作十九大精神专题辅导;下周还将邀请省委宣讲团成员、省委党校曾志刚常务副校长到西湖区作宣讲。同时,西湖区将组建区委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在全区开展宣讲活动,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梅茂发还说,西湖区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强大动力,按照“争第一、创唯一”“当旗手、站首位”的工作要求,强力冲刺今年四季度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确保年底交出一份漂亮的答卷。同时,谋划好明年各项工作,为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江西篇章作出西湖区新的更大贡献。


建设服务性政府 全省率先实现国地税“一窗通办”

在直播现场,也有不少网友踊跃参与,其中有网友就提问,他在南昌做生意,想了解下西湖区在服务企业、服务纳税人方面有什么惠民的具体举措。

梅茂发说,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西湖区区登记注册的企业、个体户有4万多户,为企业和纳税人服务是西湖区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为此,西湖区全力优化投资环境,在全省率先打造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推行“一人一机一窗双系统”模式,在全省率先实现国地税两家业务实体“一窗通办”、自助“一机全能”、网上“一指办结”,最大限度满足纳税人的需求。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体工商户,白天开店做生意,晚上有空可以通过上网24小时自助办税。针对很多纳税人不清楚税务的办理流程等问题,只要拿出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有详细的介绍,非常方便。11月24日上午,西湖区区国地税联合办税厅将举办江西省电子税务局上线仪式,这也是省里对西湖区此项工作的充分肯定。 下一步,西湖区将全力打造西湖区市民中心,树立“最多跑一次”的理念,只要走进西湖区市民中心这一扇门,就可以“一次办结”所有事项,努力实现“大厅之外无审批”。

百亿城区要让百姓生活更幸福

还有网友表示,西湖区财政收入过百亿了,老百姓更关注的是能得到哪些实惠,西湖区在民生事业上有哪些举措?

梅茂发指出,区委区政府提出建设“幸福西湖区”,就是要不断提高西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如老百姓非常关注的教育问题,今年西湖区启动了彭泽路学校、朝阳新城第二幼儿园、西湖区区全民健身中心等7个工程,明年计划在老城区和朝阳新城再建设3所学校,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上名校。

针对健康养老的需求,今年西湖区投入1.1亿元,强力推进区康复颐养中心建设,打造“医养融合”型现代化养老机构。针对老城区停车难的问题,今年西湖区新建10个停车场点位,1700个泊位。除了这些民生城建工程外,区本级财政另外投入民生资金2.3亿元,加快实施59项民生实事,努力让西湖区人民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


c27803d0-8383-42de-a693-36caf5aa6d5e

江西首个破百亿城区区委书记:要让百姓更幸福

【信息时间:2017-11-24 阅读次数: 作者:系统管理员 】


迈入新时代、担当新使命。为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11月21日,由江西日报主办的“赣鄱云直播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党政一把手访谈”活动请来了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区委书记梅茂发,和网友一起聊聊,作为目前全省首个财政收入破百亿的城区,西湖区近几年在棚改、经济发展、民生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绩以及接下来将要实施的惠民措施。

成为全省首个百亿城区 这几年我们蛮拼的

南昌市西湖区是南昌市的中心城区,也是全省首个财政收入过百亿的城区,素有“千年南昌看西湖区”的美誉。梅茂发书记表示,党的十九大的鲜明主题词是“新时代”,西湖区的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区上下的艰苦奋斗,西湖区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发展快。近年来,西湖区经济实力始终保持全省第一方阵。2016年,西湖区区完成财政总收入89.4亿元,全省第二。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区委、区政府确定2017年财政收入过百亿的奋斗目标。截至11月2日,西湖区完成财政总收入100.1亿元,实现财政收入过百亿的历史性突破,成为全省首个财政总收入过百亿的城区,在全省100个县(市、区)中列第二位。与此同时,今年前三季度,西湖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五个第一、三个第二”的好成绩: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6.9亿元,全省第一;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165.7亿元,全省第一;现汇进资1.74亿美元,全省第一;规上服务业收入125.1亿元,全市第一;实际利用内资41.7亿元,完成比全市城区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33元,全省第二;实际利用外资2.5亿美元,完成比全市第二;出口创汇3.91亿美元,完成比全市第二。这些衡量实力的主要经济指标,西湖区都在全省全市位居前列。

质量高。西湖区财政收入不仅总量过百亿,而且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97.3%,全省第二,西湖区的财政收入没有买税、引税、垫税、空转等行为。三是动力足。项目就是西湖区经济重大增长极。全区共有5个省市区三级联动项目、22个列入南昌市重点项目、涉及西湖区的21个省市重大重点项目,开(竣)工率82%。同时,还有57个区级重大项目,总投资728亿元,开竣工率达89.5%。倍受社会广泛期待、拟投资200亿元的“华侨城娱乐园”项目落户在西湖区,这个项目11月23日开工建设,将打造成以文化为核心,以旅游为主导的多元化文化产业集群。

结构优。西湖区是南昌的中心城区,没有空间发展工业、农业,三产是主导产业。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一核两重”的要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抓好商务楼宇总部经济。全区目前有5000㎡以上商务楼宇73栋,总面积230万㎡,税收亿元楼8栋。这73栋商务楼宇今年前三季度,为西湖区提供了49.6%的财政收入,可谓半壁江山在楼宇。与此同时,我们全力打造“梦想小街”电商产业园,入驻阿里巴巴等各类电商企业50余家,努力打造成为全省电商产业的集聚区和全省电商产业的展示区。 评价好。2016年,西湖区是全市产业发展强起来四个先进县(区)之一,也是城市建设管理强起来三个先进县(区)之一。今年5月25日,西湖区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14个开放型经济综合先进县(区)之一、南昌市唯一;10月9日,人民日报刊发“全国县市区百强榜”,西湖区被评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10月13日,西湖区被省委、省政府评为2016年度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先进县区。

彻底消灭棚户区 让百姓住上安居房

西湖区近年来办成的大事有很多,那哪项工作是梅茂发书记印象最深的呢?

梅茂发几乎不假思索地给出了答案——“棚户区改造”。西湖区人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旧改棚改房屋拆迁。拆迁,被基层干部称为“天下第一难事”。西湖区把旧改棚改房屋征迁作为第一民生、第一责任、第一品牌,举全区之力强力推进旧城复兴、城市更新。

西湖区是全市旧改棚改任务最重的城区。据2009年统计,全市旧城改造总任务650万㎡,西湖区319.2万㎡,占全市49.1%;全市棚户区面积217.9万㎡,西湖区130.9万㎡,占全市60.1%;全市5亩地以上棚户区地块68块,西湖区44块,占全市64.7%。二是拆迁体量大。在2011-2015年的“十二五”期间,西湖区完成房屋征迁面积292万㎡,完成征收户数25407户,分别是“十一五”期间的6.6倍和8.3倍。在“十二五”期间,西湖区区完成城镇房征迁面积、征迁户数均列全市第一。去年是区镇换届年,西湖区区完成征迁面积28.52万㎡、3357户,在全市旧改棚改房屋征迁综合考评中,西湖区名列第一。今年上半年,西湖区启动第一轮棚(旧)改四个项目的房屋征收,完成征迁面积47.11万㎡,占全市六个城区总量77.4%。特别是朝阳水系拆迁,得到了全市上下的高度肯定。11月11日,我区启动了今年第二轮棚(旧)改四个项目的房屋预征收,涉及被征迁户数2196户、面积14.78万㎡,到昨晚22:00,已签约交房1206户,占54.92%。对于西湖区的棚改房屋征迁工作,今年下半年,省委姚增科副书记、省政府郑为文副省长、市委殷美根书记、市政府郭安市长等多位省市领导作出重要批示,高度肯定西湖区的棚改工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棚户区改造,对西湖区而言,既是最大民生工程,也是最大发展工程。明年,西湖区将强力推进剩下的3个成片棚改房屋征迁工作,在“十三五”时期彻底消灭棚户区,确保不让一户棚户区困难群众在全面小康道路上掉队。

西湖区要成为南昌窗口

梅茂发指出,西湖区作为南昌市的中心城区,既是南昌的窗口和脸面,也是城市管理的主战场。今年,西湖区投入7.3亿元,强力推进“美丽南昌·幸福家园”环境综合整治,可以说,西湖区旧城一年来有了明显变化。

近年来,西湖区改变“大拆大建、推倒重来”模式,通过“综合改造、提质升级”实现城市更新。2013年打造的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围绕“历史街区、城市记忆”,以5A级旅游景区为标准,将成为南昌历史文化的标志性区域,明年底开街;2014年打造的绳金塔美食街,去年被评为“中国特色商业街”,是江西第三条“国字号”商业街;2015年打造的抚河中路里洲“慢生活”街区,作为全省健康社区,去年9月3日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视察并高度评价,也是去年11月18日第三届中美友城大会暨中美健康城市论坛唯一的社区参观点;2016年打造的兴柴北苑社区,保留“老南柴”工业文明的原汁原貌,成为全市首个开放式“智慧平安小区”,也是去年全国综治“南昌会议”参观点。今年西湖区以绿色生态为主题,强力推进桃苑街区综合改造,努力打造成为全市街区改造的新亮点。 西湖区坚持点线面整体推进,强力推进“八个一、两整治”工程,其中“八个一”:一桥(九洲高架沿线改造)、一河(抚河中路综合改造)、一广场(八一广场南综合改造)、一馆(八一起义纪念馆周边改造)、一局(东南分局周边改造)均已完工,一湖(西湖区孺子亭公园整体改造)、一街(梦想小街外立面改造)、一街区(桃苑街区综合改造)加快推进,以一流的标准,努力打造成为全市的亮点;“两整治”:耶苏堂社区、三角塘社区整治均已竣工,努力打造成为全市环境综合整治的示范点。7月份,新华社等中央主流媒体集中宣传“美丽南昌·幸福家园”工作,西湖区打造的兴柴北苑社区是全市唯一的现场采访点。

要让党的十九大精神在西湖落地生根

梅茂发表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西湖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

10月27日,西湖区召开了全区领导干部会议,迅速传达党的十九大精神;11月3日,举办了区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邀请了十九大代表,省工商局人事处杨莹处长到西湖区进行十九大精神宣讲,全区副科级以上干部近300人参加;11月9日,区委召开常委会专题学习十九大精神;11月24日上午,西湖区将邀请市委宣讲团成员、市委政研室主任熊中高到西湖区作十九大精神专题辅导;下周还将邀请省委宣讲团成员、省委党校曾志刚常务副校长到西湖区作宣讲。同时,西湖区将组建区委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在全区开展宣讲活动,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梅茂发还说,西湖区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强大动力,按照“争第一、创唯一”“当旗手、站首位”的工作要求,强力冲刺今年四季度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确保年底交出一份漂亮的答卷。同时,谋划好明年各项工作,为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江西篇章作出西湖区新的更大贡献。


建设服务性政府 全省率先实现国地税“一窗通办”

在直播现场,也有不少网友踊跃参与,其中有网友就提问,他在南昌做生意,想了解下西湖区在服务企业、服务纳税人方面有什么惠民的具体举措。

梅茂发说,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西湖区区登记注册的企业、个体户有4万多户,为企业和纳税人服务是西湖区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为此,西湖区全力优化投资环境,在全省率先打造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推行“一人一机一窗双系统”模式,在全省率先实现国地税两家业务实体“一窗通办”、自助“一机全能”、网上“一指办结”,最大限度满足纳税人的需求。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体工商户,白天开店做生意,晚上有空可以通过上网24小时自助办税。针对很多纳税人不清楚税务的办理流程等问题,只要拿出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有详细的介绍,非常方便。11月24日上午,西湖区区国地税联合办税厅将举办江西省电子税务局上线仪式,这也是省里对西湖区此项工作的充分肯定。 下一步,西湖区将全力打造西湖区市民中心,树立“最多跑一次”的理念,只要走进西湖区市民中心这一扇门,就可以“一次办结”所有事项,努力实现“大厅之外无审批”。

百亿城区要让百姓生活更幸福

还有网友表示,西湖区财政收入过百亿了,老百姓更关注的是能得到哪些实惠,西湖区在民生事业上有哪些举措?

梅茂发指出,区委区政府提出建设“幸福西湖区”,就是要不断提高西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如老百姓非常关注的教育问题,今年西湖区启动了彭泽路学校、朝阳新城第二幼儿园、西湖区区全民健身中心等7个工程,明年计划在老城区和朝阳新城再建设3所学校,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上名校。

针对健康养老的需求,今年西湖区投入1.1亿元,强力推进区康复颐养中心建设,打造“医养融合”型现代化养老机构。针对老城区停车难的问题,今年西湖区新建10个停车场点位,1700个泊位。除了这些民生城建工程外,区本级财政另外投入民生资金2.3亿元,加快实施59项民生实事,努力让西湖区人民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